为了加强传统文化,最近教育部在这次语文新课标中设置传统文化学习专题。提高了学习要求。将诵读的14篇古文改为背诵推荐篇目72篇(其中古文32篇,诗词曲40首)。我举双手赞成。
记得上学的时候我家离学校要走半小时的路程。我比较内向,玩伴也少。为了打发这段时间,我都是把老师要求熟读背诵的古诗文提前写在纸上,握在手中,这样边走边背,竟不知不觉在上下学的途中熟背了不少古诗文。熟到什么程度呢,比如《木兰辞》吧,根本不用想,张口就来: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……还有李白的《蜀道难》噫呼嚱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!……以及《行路难》,杜甫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《兵车行》,白居易的《卖炭翁》,苏轼的《水调歌头.明月几时有》《江城子.老夫聊发少年狂》……
荀子的《劝学》是我背的第一篇古文。长长的文章,背会了很有成就感。后来就喜欢上背诵比较长的文章了。比如,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诸葛亮的《(前)出师表》,郦道元的《三峡》,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宋濂的《送东阳马生序》……后来又背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《长恨歌》和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……
开始是为了应试后来是喜欢。记得那段时间写日记,帮家人写信都是古文式的。(大笑中……)
我喜欢古诗词的精美,古文的精炼,那些奇辞妙句的精辟。我热爱古诗词!
听,名家朗诵的《春江花月夜》又在响起: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