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角数枝梅, 凌寒独自开。
闻道梅花圻晓风, 雪堆遍满四山中。
高标逸韵君知否, 正是层冰积雪时。
寒梅最堪恨,长作去年花。
梦里清江醉墨香,蕊寒枝瘦凛冰霜。
原文: 《梅花》 王安石 【宋】 白玉堂前一树梅,为谁零落为谁开。
唯有春风最相惜,一年一度一归来。 翻译: 墙角有几枝梅花,冒着严寒独自开放。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?
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。 赏析: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,傲然独放,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,香气远布,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,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。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,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,又用“暗香”点出梅胜于雪,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。
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,积极改革,而得不到支持,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,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。
这首小诗意味深远,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,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。
原文: 《梅花绝句》(其一)
陆游【宋】 闻道梅花坼晓风,雪堆遍满四山中。
何方可化身千亿?一树梅花一放翁。 翻译: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,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。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?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。 赏析: 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,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。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。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,语言鲜明,景象开阔。
而三、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,高迈脱俗:愿化身千亿个陆游,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,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。
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,闲居在故乡山阴,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。
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。“化身千亿”长在梅前,与梅相连,心相印:人梅合一,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。
原文: 《梅花绝句》(其二)
陆游【宋】 幽谷那堪更北枝,年年自分着花迟。
高标逸韵君知否,正是层冰积雪时。 翻译: 一树梅花长在背阴的山谷,加上枝条伸向北方,阳光终年罕至,所以每年开花总是比较迟。但你可知道它那高尚的气节、优美的风度?……要知道,当它吐苞,正是那冰雪覆盖、最为酷烈的严冬时节啊! 赏析: “高标逸韵君知否,正是层冰积雪时。”一幅雪压梅花,俏色生春的寒梅图跃然入目。
出身苦寒,含笑冰雪,期待盛开,这是含苞之梅。可以说,这是我曾见过的,写得最好的——含苞待放的——雪梅诗!
只寥寥数字便把梅之风骨,梅之清艳,刻画得入木三分,可见诗人的笔力! 然而,如果我们的眼光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,这首诗充其量只欣赏了一半。
“幽谷那堪更北枝,年年自分着花迟。”一句对梅的身世天衣无缝的描述中,用到了意味深长的两个字眼:“那堪”、“更”;更有一个双关气很浓的“北枝”。
这其实正是我们突破表层意象,进入诗人更加切肤的感性世界的“诗眼”所在。
这实际是一首标准的况物自比的咏梅诗。
原文: 《忆梅》
李商隐 【唐】 定定住天涯,依依向物华。
寒梅最堪恨,长作去年花。 翻译: 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,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。
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,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。 赏析: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。对于李商隐来说,却有更内在的原因。“寒梅”先春而开、望春而凋的特点,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:少年早慧,文名早著,科第早登,但依旧怀才不遇,紧接着的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,到入川以后,已经是“克意事佛,方愿打钟扫地,为清凉山行者”(《樊南乙集序》),意绪颇为颓唐了。这早秀先凋,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“寒梅”,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。诗人在《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》诗中,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:“为谁成早秀?不待作年芳。”非时而早秀,“不待作年芳”的早梅,和“长作去年花”的“寒梅”,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。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,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,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“寒梅最堪恨”的怨嗟了。诗写到这里,黯然而收,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。 原文: 《墨梅》 朱熹 【宋】 梦里清江醉墨香,蕊寒枝瘦凛冰霜。 如今白黑浑休问,且作人间时世妆。 翻译: 睡梦中 清江江畔的梅花正在散发着浓浓的香味,让人陶醉不已,可是寒冷的 花蕊和瘦削的枝干却在经受着刺骨的冰霜。现在白霜 黑梅,难以分清,都不要去追问了,暂且把这个看作是世间最美的 妆扮吧。 赏析: 这丹青描画的梅花阵阵墨香,使观者恍然如在梦中清澈的江边赏梅般,遒劲清瘦的枝干上盛放的梅花在冰霜中依然挺立,不惧严寒。诗歌用清淡的笔墨勾勒出了寒枝傲雪,繁花密蕊,清香沁脾,疏瘦清逸,骨气遒劲的寒梅形象。虽然寒梅经受了严霜寒雪的摧残,但仍冒着严寒开放,保持生命力,表现自强不息,昂扬不屈的君子性情。借梅自喻,尤其诗歌最后两句:"如今 白黑浑休问,且作人间 时世妆。”,这两句为全诗点睛之笔,寂寞孤洁自赏之情浸透纸背,令人肃然起敬。 这首 《墨梅》是朱熹受到迫,害的时候所作。梅代表的是 节操, 风骨。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自己追寻的理想,是在一向讲究 文明礼仪的国度里倡导一种崇尚文人 墨客涵养的 浩然正气。可是,遭遇一场政,治,迫,害的逆流,令人心寒,身心都受到摧残。不要过问当今这黑白混淆的世,道,姑且把这个 鱼龙混杂的时代当做是一种潮流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