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这个题目,农夫首先想到的是《长恨歌》的作者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,和他初恋情人陈湘灵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。
公元772年,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,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地方为官。十一岁时,为避战乱,白居易随母亲来到父亲白季庚任官的徐州符离,认识了邻家一个名叫湘灵的姑娘。湘灵姑娘小诗人四岁,长得亭亭玉立,活泼可爱,而且还懂点音律,于是,俩人逐成了朝夕相处,青梅竹马的玩伴。随着年令的增长,白居易十九岁时,湘灵姑娘十五岁,情窦初开,俩人便开始了初恋。白居易曾写过一首名为《邻女》的短诗,赞美湘灵的美丽和甜美的嗓音:"娉婷十五胜天仙,白日姮娥旱地莲;何处相教鹦鹉语,碧纱窗下绣床前“。贞元14年,白居易二十七岁时,为了家庭生活的逼迫和自已的前程,诗人不得不忍痛离开符离,去江南投奔叔父,一路上曾写下《寄湘灵》,《寒闺夜》,《长相思》等诗歌怀念湘灵。诗的语句中,充分表现出诗人和湘灵经过长达十七年的相处,和八年的相恋,感情已十分深厚,已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,。可是由于湘灵姑娘生于农家,门不当户不对,遭到白母的强烈反对。直到两年后,日夜思念湘灵,甚止在梦中都呼唤着湘灵名字的诗人考中了进士,心中暗想,这次回到符离,一定要把湘灵娶
一回家。可是在封建社会,爱与孝是不能两全的,白母再一次强烈阻止了儿子和湘灵的结婚愿望。而且这一次白母做得够绝,甚止日夜守在儿子身边,两人连面也见不到。
白居易闷闷不乐的回到长安赴任,为了抗议母亲的阻婚,诗人开始拒绝与一切女人的交际,才二十九岁的年纪便满头白发。四年后,白居易三十三岁时,(湘灵姑娘也二十九岁,仍在苦苦等候。)再一次回到家中哀求母亲,但愿望再一次落空。
白居易从十一岁结识湘灵,直至三十七岁委屈求全,与杨某结婚,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,心中始终惦念着湘灵,可怜有情人有缘无份,终未成眷属,白居易一生共为湘灵写下了六十余首诗歌,也为后来创作《长恨歌》打下了深厚的基礎。据说《长恨歌》写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,其中的名句:"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支;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“。是诗人借助前代帝王的爱情悲剧,抒发自已对于失去湘灵姑娘的痛苦与深情。